title

美对东南亚等地14国再加关税对全球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几何?

分类:行业资讯  来源:中国棉花网   发布时间:2025-07-09

       美东时间7月7日,美国宣布对包括孟加拉国、柬埔寨等在内的14个国家实施新关税政策,将加征的对等关税从此前暂缓期实施的10%基准税率大幅提至25%-40%不等,于8月1日正式生效。特朗普同时宣布将原定于7月9日‌结束的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为关税谈判提供缓冲。该事件或标志着美国关税政策从"临时性统一征税"向"差异化高关税+精准打击转口贸易"转折。

       此次加征关税,对孟加拉、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及东盟国家的税率最高,基本在35-40%。甚至其亲密盟友日韩两国也在加征之列。不难看出,这些国家的共性特征明显,要么经济体量小,要么对美贸易依附度高。例如,美国是柬埔寨、孟加拉国最大的出口市场,2024年柬埔寨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约38%。于美国而言,也许这些都是在短期内可能达成共识的国家。直接加征关税旨在逼迫弱小国家妥协,在8月1日前寻求与美国的主动谈判。

图片


       十四国中,孟加拉国、柬埔寨、泰国等国的纺织产业是其传统支柱产业,在经济和就业方面贡献显著。美国是这些国家纺织品和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加征关税将对这些国家的纺织产业造成直接冲击。一是订单或因成本激增减少。如孟加拉国是全球第二大棉质服装出口国,其对美出口额占总出口的80%左右。美国对其加征35%的关税,将严重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订单减少不可避免。柬埔寨、泰国等国也面临类似问题。二是产业发展受阻企业利润因关税而减少,投资意愿降低,产业扩张和技术升级计划可能被迫搁置,不利于其纺织服装产业的长期发展。三是供应链调整风险关税增加可能促使服装品牌寻找新的替代供应地,以降低成本。这些国家的纺织服装产业虽因中国投资建厂得到发展,但如订单大量转移,当地供应链可能面临断裂风险,依赖外资的企业生存压力增大。四是转口贸易受阻。东南亚多数国家与我国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在原料供应方面对我国有较高依赖。我国向其出口纺织品和服装面料等中间品。2023年中孟贸易额为239.7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孟出口229.5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孟加拉国纺织业60%-70%的棉纱、染料等核心原料需从中国进口,全国30%服装厂为中资或中孟合资企业。美国此次加征关税后,转口贸易模式的可行性大幅降低,相关企业需重新布局产能,此举或间接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出口带来压力,市场多元化迫在眉睫。

       纵观此次关税政策,美国或意在通过高关税迫使企业将产能转移至美国或放弃转口贸易,同时施压各国取消对美贸易壁垒。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在围堵中国供应链,但国际社会对特朗普的谈判套路已逐渐脱敏,实际效果几何待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