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新疆五家渠:新棉丰产成定局 收购呈理性态势

分类:行业资讯  来源:中国棉花网  发布时间:2025-09-26

       9月23日,中国棉花网记者深入新疆五家渠地区,就新棉购销形势开展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当地新棉丰产格局已基本确定,采收期集中到来,机采费用面临上涨压力,轧花厂经营策略偏谨慎,并未开启大规模预售,多维度防范经营风险。

       棉花产量创新高,水杂率或有上升。今年五家渠地区籽棉生产迎来丰收,产量预计将突破90万吨,同比增幅有望超过10%,单产更是达到480公斤/亩以上的历史性高位。但部分种植者夜间采摘,导致新棉水杂含量较去年有所上升;国产采棉机使用范围扩大,含杂率有所上升。

       机采费用可能上涨,近期阴雨天气影响采摘进度。在机采费用方面,当前市场呈现明显的设备差异定价:进口采棉机每亩收费180元,租用国产采棉机则可节省20-30元/亩。不过,受南疆棉花采摘期提前、与北疆进入同步采收阶段的影响,采棉设备供应已出现紧张态势,市场普遍预计后续机采费用可能上涨至200元/亩以上。此外,9月24日至25日五家渠地区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这不仅打乱了当地原本的棉花采摘计划,还让市场对棉花质量受损产生了一定担忧。

       从市场预期到风险防控,棉花产业链各方呈现理性态势。业内预测,伴随新棉陆续上市,2024年棉花市场的高基差格局将终结,其中10月底前交货的棉花基差预计为850-900元/吨,明年1月交货的基差或降至800-850元/吨。受访加工企业表示,当地棉农对新棉开秤价预期理性,6.2-6.3元/公斤的籽棉收购价已受棉农认可。在交易环节,后点价模式在新疆棉花销售中应用广泛,且正逐步渗透新棉预售领域,期货工具成为买卖双方管控风险的重要工具。为夯实风险防线,该企业已设立专门期货交易部门,针对每批销售合同制定专属套期保值计划并严格执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