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ICE回调空间或有限 纺企补库可待机而动
分类:行业资讯 来源:中储棉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23
上周以来,ICE棉花期货迎来“四连阴”,主力12月合约从67.84美分/磅回调,盘中逼近66美分/磅,基金、多头入市信心恢复不明显。业内判断主要受美国对贸易伙伴“对等关税”税率落地、全球棉花消费需求增长前景堪忧、美元走势偏强及部分机构/涉棉企业对2025/26年度单产/总产增长预期较强,以及芝加哥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回调等利空制约。
从盘面、市场气氛来看,ICE并不具备深度下行的条件,主力合约或在65美分/磅关口获得支撑,建议用棉企业、贸易商关注盘面变化,逢低逐渐补仓的机会或到来。
CFTC公布的持仓报告显示,截止9月16日当周,对冲基金及大型投机客持有的棉花净空头仓位为42649手,较之前一周减少8685手(多头持仓为70118手,较之前一周减少53手,空头持仓为112767手,较之前一周减少8738手),空头减仓避险的操作增多。
笔者认为,下面几个因素将助力ICE期货止跌反弹:
一是美联储降息的“潘多拉”魔盒已打开,2025年降息次数、降息幅度或高于预期,对金融市场、商品期货的拉动作用不容低估。联储公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经济预测摘要》的点阵图则预测,今年年末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降至3.6%,意味着今年年内或许还将有两次降息。
二是美国棉花产区受旱面积占比持续扩大、美棉作物评级继续下修将导致2025/26年度美棉单产、品质指标及等级或持续转差。USDA生长报告称,截至2025年9月21日当周,美国棉花优良率为47%,较之前一周下调5个百分点,降至年内最低水平,其中得州优良率下降6个百分点至41%。
三是中美关税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2025年底前仍有望达成新一轮贸易协议,中国企业对美棉制品出口及、美棉签约进口也有望缓慢恢复。中美马德里会谈进一步推动经贸、关税问题协商解决,双方默契守住“不掀桌子”的底线,本身就是一种“共识”。中美第五轮贸易磋商或于近日启动。
四是8-9月份印度、巴基斯坦两国部分产棉区遭遇强降雨、洪涝灾害,相较棉花单产/总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棉花等级、品质下滑更令用棉企业担心,为满足订单需要将扩大外棉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