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政治局会议聚焦“扩内需””反内卷” 多部门明确发力方向
分类:行业资讯 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08-05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会议阐述了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几个重要发力点,一是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二是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三是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四是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五是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六是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夯实“三农”基础,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上述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扩内需,反内卷,资本市场发展,以及重要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发力与聚焦方向,无不与下半年棉花纺织产业的价格运行和市场发展息息相关。有市场分析认为,今年的政治局会议在政策上没有比2023年和2024年同期会议更偏积极,但会议基调却更为乐观。会议未提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而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这意味着短期内宏观政策加码的概率较低,当务之急是加快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在外部关税施压之下,需进一步加快国内经济转型。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不是简单行政“去产能”,而是突出法治原则。同时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一旦国内外形势出现超预期变化,宏观政策存在加码可能性(市场预计三季度末或降息降准)。
会议召开后,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召开年中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剧透”下半年将出台的务实举措,主要围绕“三大关键词”: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推动“两个创新”融合、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本网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
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的部署,多个部门近期表态将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其中,稳妥接续“两新”政策、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一系列政策正在落实落细。
发改委: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继续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下一步,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财政部:财政政策将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将出台实施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工信部:助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将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下半年,在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动下,预计非地产投资扩张节奏稳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发继续推动“两重”建设投资加快脚步,装备制造和高技术制造业继续较快投资增速。民间投资信心也将稳步修复,为提振内需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工信部:提出多项务实举措,包括“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培育”“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完善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政策措施”等。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财政部: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央行:提出“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强调“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未来将更加注重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升级和应用场景拓展来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体系。
破除“内卷式”竞争 重点行业治理产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反内卷”仍是多部门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关键词,尤其是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成为着力点。
发改委:下半年9项重点工作中就包括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下一步,一方面将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修正草案中进一步明确了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将重点治理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行为,并将服务纳入低价倾销规制范围;另一方面,选取“内卷式”竞争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开展成本调查,摸清生产经营情况,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工信部:将重点行业治理纳入下半年工作重点。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央行: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中诚信研究院院长袁海霞:相较于前几轮产能治理,本轮“反内卷”涉及范围较广,除了传统的钢铁、煤炭产业外,重点针对中游制造业尤其是新兴产业领域,如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等。目前,在“反内卷”的政策导向下,多个行业已经开始行动。“反内卷”治理一定要同扩内需政策相配合,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促进经济再平衡。
综合来看,下半年宏观政策短期加码的概率降低,但中长期内会根据国内外突发事件及货币政策变化做出调整,目前市场初步预计三季度末存在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这也是美联储9月降息的时间节点,货币环境整体趋于宽松对市场价格形成一定利好。在扩内需方面,“两新”“两重”政策仍是主要动力来源,对消费的带动作用仍待观察。对于“内卷式”竞争将通过法律和标准等方式予以明确定义,对不合理的竞争手段将予以重点整治,这有利于市场价格的稳定向好发展。同时“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推动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这些表述对于稳定下半年的棉花价格也可视为积极信号。